|
我有一位朋友近期因她家中有事,無暇照顧孩子,把她十七歲大的女兒留在我家讓我照看,我一口答應了。然而經過短短的幾天,卻讓我感慨頗深。
一個十七歲的孩子,本應充滿陽光、活力。而她,除了對“電腦”極感興趣,別的索然無味。聽她母親說,因為應學校所學專業(yè)要求須自備電腦。也許,因為孩子住校緣故,父母監(jiān)管不到位,如今,在我家也是除了吃飯睡覺外,其余時間均沉浸在“網絡”中,家務活甚少沾手,由于不太了解這孩子,我不便多說。第三天晚飯后,我好不容易讓她與我們一起散步,趁機會我與她閑聊了一會兒。
我問她:“小學、初中時,同學欺負你嗎?”
她輕輕地答:“有?!?
“你父母知道嗎?”
“不知道,我沒跟她們說,說了又怎樣,讓她向同學討公道嗎?”
我內心不禁感到陣陣痛意,我沒有接著問下去,默默地陪她走著。當走到燈火闌珊處,發(fā)現她枕后有一縷耀眼的白發(fā),我禁不住關心地問到:“你那受過傷嗎?”
“是的,讀初中那年,上體育課被同學不小心被鉛球扔中了?!?span>
天??!鉛球,何等疼痛?!爱敃r嚴重嗎?”
“痛了一陣后便沒痛了?!?span>
“你媽媽知道嗎?”
“她不知道!”
我真的無語了,這是怎么回事?我聽朋友說過,孩子讀小學時,夫妻為了生活顧不上孩子,把孩子寄養(yǎng)在姥姥家。她每周看望一次,多數被孩子氣炸了,罵了行不通便打……試想,長此以往,孩子怎么會與家長好好地溝通呢?
“可憐”的父母,可憐的孩子。孩子沒有錯,希望更多的家長真正做到關愛自己的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每個父母都關愛的自己的孩子,錯就錯在方法。無論你有多忙,多么沒時間,一定要陪伴孩子身邊,孩子的成長需要你們的陪伴。無論你多么有成就,而孩子卻令人擔憂,成功還是失敗,不言而知。(門診 許宇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