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緣是個很奇妙的東西,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新生兒科的一名護士。新生兒科工作壓力大,勞動強度大,一般人難以適應,在面對一個個不會言語表達需求的小寶寶們時,護士們以一個母親的胸懷,以一顆溫柔的天使心,撫慰著一張張粉嫩嫩的臉.以他們的責任心,愛心,耐心,同情心,送走了一個又一個康復出院的患兒。
新生兒科的寶寶不會說話,只會用哭聲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和需求.在寶寶哭鬧時,很多年輕家長都束手無策,在遇到寶寶吐奶,大小便了時,寶寶們的衛(wèi)生知識也只有一點點,所以,新生兒科常充斥著奶腥味,尿騷味,大便臭味.。她們?yōu)榱藢殞毜慕】?,千萬次重復著簡單而又瑣碎的工作。深夜巡視病房時,她們像母親般撫摸寶寶,蓋蓋被子,遇到寶寶不肯睡哭鬧時,她們風趣幽默的哄逗,像雜技團的魔術師,止住了寶寶的哭鬧。
凌晨3點鐘,剛喂完奶安頓好寶寶睡覺,正準備坐下來查看護理記錄,電話鈴響了,產科來電:有一位二十八周的早產兒馬上要送到病房緊急搶救。護士門表現(xiàn)出應有的專業(yè)鎮(zhèn)靜與理智,立即迎到了電梯口,接過氧氣袋,馬上將寶寶安置在輻射搶救臺保暖,迅速進入緊急搶救狀態(tài):抬高肩部開放氣道,清理呼吸道,吸痰,準備氣管插管用物,心電監(jiān)護,開放雙管靜脈輸液,一組生理鹽水擴容快速泵入,另一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改善微循環(huán)。很快,經(jīng)過約30分鐘的搶救,寶寶的膚色及唇周紫紺消失了,血氧飽和度上升至90%。由于患兒胎齡及體重太小,肺及各個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呼吸三凹征仍未得到改善。這時醫(yī)生再經(jīng)家屬同意給患兒用上一種促肺成熟的藥,商品名叫固爾蘇。護士們拿到藥后訓練有素的將藥物經(jīng)氣管導管內緩慢注入。接下來就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完善搶救記錄,直到早上由于藥效的作用,患兒的呼吸三凹征得到明顯的改善,看到寶寶明顯下降到50多次的呼吸,這時護士們才能輕輕的噓了口氣。生命搶救往往是一瞬間,每一刻皆不可耽誤,醫(yī)務人員的動作永遠是快速的,處在備戰(zhàn)狀態(tài)。急、危、重病兒的搶救,已深深的融入了姐妹們的生活和心中。
新生兒科工作崗位有其特殊性,壓力是實實在在沉積在心的.獨生子女是整個家庭的重心,孩子們只會哭,不會表達,家長情緒焦急緊張,同時父母也會因為沒帶好寶寶而責怪護士,以及初為人父母護理寶寶知識的缺乏,心態(tài)不能及時調整.這些使新生兒科的醫(yī)患護患關系異常脆弱和敏感。此時此刻的家屬們,醫(yī)生護士在他們眼里不是人,是神,是救人于水火的神,他們迫不及待地希望你能要到病除,包治包好,打針一針見血,用藥立竿見影!但是,誰又會理解小寶寶本身嬌嫩的身體病情隨時會發(fā)生變化,一旦負面情緒遷怒到醫(yī)務人員身上,誤解就永遠有存在的可能,這時醫(yī)護人員必須冷靜,成熟,穩(wěn)重地處理好各種問題。所以新生兒科的工作氣氛總是那么的凝重!
在如此陌生不熟悉的護理領域中雖走的跌跌撞撞,但從無數(shù)次的挫敗中累積經(jīng)驗,而最開心的莫過于用心關懷與付出而看見生命的延續(xù),看見了久違的笑容,辛苦似乎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這些,就是我們新生兒科護理姐妹們的酸甜苦辣……(新生兒科 劉文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