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前,6歲的小朋友溫溫突然出現(xiàn)臍周疼痛,不劇烈,起初可自行緩解,近2天來逐漸加重,彎腰時可改善。詢問家屬,溫溫并沒有吃過不干凈的食物,也沒有誤吞玩具或嗆咳的情況。
溫溫在惠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門診拍了胸片,提示:兩個高密度影,伴有腸梗阻表現(xiàn)。
如片子所示,患者右下腹可見兩個圓圓的小球,顏色越白,說明物體的密度越高,高度懷疑是小鐵球之類的東西。這兩個小球是腸梗阻的罪魁禍首嗎?
對小朋友來說,消化道異物很常見,但是表面光滑、沒有腐蝕性,樣子像硬幣、小鋼球之類,會導致腸梗阻的的東西卻不多見。這個東西到底是什么呢?
后來溫溫做了個CT,高度提示是消化道異物、腸梗阻及包裹。反復詢問小姑娘及其父母,都否認吞服過異物。這兩個小球緊緊地挨在一起,莫非……
果然,溫溫的媽媽承認家中確實有巴克球(磁力球)。
因為病情嚴重,溫溫被緊急送往手術室,術中發(fā)現(xiàn)她的部分腸管己經(jīng)壞死。醫(yī)生為她施行部分腸管切除及修補手術,并順利取出了這個兩個小磁球-巴克球。
小許醫(yī)生科普時間
消化道異物,大多為小兒無意吞入。小兒喜愛將東西放入嘴巴里玩耍,又無正確辨別食物的能力,容易將異物誤吞。
上文中,溫溫因為誤吞了巴克球引發(fā)了如此嚴重的病癥,那親們是否知道巴克球在人體中經(jīng)歷了哪些過程又對人體產(chǎn)生了怎樣的損傷呢?
巴克球的旅游路線圖很明顯:口腔(起點站)-食管-胃-小腸-大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肛門(終點站)。
因為這段“不離不棄的愛情”,壓迫了腸子的血管,加上腐蝕作用,損傷了腸道黏膜,引起腸道瘀血、出血,腸子被虐出了血,于是有了消化道出血。
小磁石可能會因腐蝕作用,被腸道包裹、粘連而停留在腸道某處,影響消化道中食物的運輸及排泄物的排出,引起腸道梗阻!
如果小磁石長時間地壓迫腸道血管,就會導致腸道缺血壞死,引發(fā)腸穿孔!腸穿孔一旦發(fā)生,腸道的消化液、食物殘渣、異物就會進一步進入腹腔,出現(xiàn)腹膜炎及其他臟器的損傷,嚴重者有生命危險!
醫(yī)生建議
5歲以下的兒童,手和嘴是他們探索世界的主要工具,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購買體積太小的玩具,如巴克球,避免誤食引發(fā)各種疾病。
在孩子還不能自主分辨哪些是玩具,哪些是食物時,一定要避免讓孩子接觸到太小的玩具。尤其是一些磁力玩具,而且要特別留意其中的磁鐵是否會脫落。
而對于這類對幼兒有明確風險的產(chǎn)品,也應該有嚴格的審批和產(chǎn)品要求,在產(chǎn)品外包裝上要有醒目的警示標識,提示低齡幼兒家長不要購買這類玩具。如果小孩誤服了巴克球,請及時就醫(y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