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學檢查,莫以貴賤論英雄。我們在醫(yī)院,經(jīng)常能發(fā)現(xiàn)有些患者因為一個小小的感冒就要求做CT或MRI檢查,殊不知本可以吃點藥就能完全好的,卻吃了射線還白費了錢財。那么每種醫(yī)學影像檢查究竟對患者有哪些幫助呢?它們各有哪些利弊?各自的禁忌癥又是什么?通常我們所說的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介入放射學、CT、核磁共振、超聲、核醫(yī)學等等,由于其成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的不同造成各自的診斷價值和限度上的差異。

透視
當你感冒咳嗽、胸悶隱痛時,看看肺部是否有片狀影、塊狀影、粟粒狀陰影,用以診斷是否有炎癥、結核、腫瘤;當你腹部疼痛,看看是否有膈下游離氣體、氣液平,診斷究竟是腸穿孔還是腸梗阻;當你懷疑避孕環(huán)脫落,想看看它是否在位時,所有以上這些均要進行X線透視。它的最大優(yōu)點是可以轉(zhuǎn)動病人進行多方位、動態(tài)地觀察病情及其周圍的關系,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得出結論,并且費用低。
因此,當你胃腸道不適需要做胃腸造影、鋇劑灌腸,看看是否是潰瘍、癌癥、息肉、食管靜脈曲張、結核時;當你的親朋好友患了癌癥需要介入插管化療時;當你不幸被鐵屑擊中需要定位取物時;當你骨折手法復位幾度失敗后等情況,這些都離不開透視。當然,X線透視主要缺點是沒有任何客觀記錄,其診斷水平的優(yōu)劣完全取決于診斷醫(yī)生的水平好壞,不便于會診、不便于疾病的前后對照;再者,對于骨骼系統(tǒng)不如X線片清晰。

拍片
當你不小心把腳給扭了一下,想看看是否骨折,醫(yī)生會給你開一張申請單讓你去拍一下X線片,看看骨小梁是否扭曲、中斷,以診斷是否骨折,一旦骨折了,通過一個小階段的治療再拍上一張X線片看看是否有骨痂形成,前后對比看看對位、對線以及生長情況。當你懷疑醫(yī)生水平時,你還可以把片子拿給其他醫(yī)院的醫(yī)生看看。X線片幾乎可以用來觀察全身的骨骼系統(tǒng),如頭、肩、椎體、四肢、骨盆等的炎癥、結核、腫瘤、囊腫以及外傷、骨齡、代謝性疾病、退行性變等,其最大的缺點是它不能像透視一樣來動態(tài)觀察病情。
除了上述常規(guī)的X線攝片外,還有一些特殊的X線攝影,如:當你在洗澡時無意摸到乳房有包塊時,一到醫(yī)院醫(yī)生會為你申請乳房X線攝影,以明確是小葉增生還是乳腺囊腫或是乳腺癌;當普通X線片對于細微結構的病變把握不準示,醫(yī)生會請你加照一個放大攝影,以突出病變的細微結構。
有時透視、拍片這兩種檢查方法都是必須的,如:利用靜脈腎盂造影判斷是否存在陰性結石、腎積水及腎功能異常;子宮輸卵管造影用以判斷輸卵管是否通暢,為臨床尋找不孕癥的原因(但處于生殖器官急性炎癥、月經(jīng)期、子宮出血和妊娠期者禁用)。

介入
對于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準備手術治療的患者,不僅需要胸部透視與平片,還必須做心血管造影。腦血管造影可疑幫助你了解腦血管畸形、動脈瘤、血管閉塞及瘤體的供血情況等。這些特殊檢查—血管造影,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介入放射學,且將診斷與治療融為一體,成為繼內(nèi)、外科治療之后的第三種治療方法。它可以為你進行腫瘤的栓塞、化療;可以用來控制出血,如外傷性出血、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腫瘤出血、潰瘍出血;治療血管性疾病,如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瘺以及動脈瘤;管道狹窄的擴張術等。
盡管先進的CT、核磁共振在部分疾病的診斷中顯示出優(yōu)勢,但在胃腸檢查、骨骼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方面還是傳統(tǒng)的X線占優(yōu)勢。

CT
那么,CT檢查究竟有哪些優(yōu)勢呢?它在顱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如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膿腫、肉芽腫、寄生蟲、出血、梗死、發(fā)育畸形以及椎間盤突出等的診斷。在胸部疾病的診斷上,可通過平掃加增強以明確縱隔有無淋巴結或是轉(zhuǎn)移灶,看看支氣管有無狹窄及阻塞的程度。在腹部,它可以用來觀察肝、膽、胰、脾、腎的占位、外傷方面的情況。但CT檢查價格昂貴,加上和上述檢查一樣,都存在X線輻射的問題。
因此,應該重視患者的X線防護,尤其應該重視孕婦與兒童的防護。所以,超聲、磁共振診斷的出現(xiàn)就這一點具有一定的意義。

超聲
超聲檢查可以用于妊娠的診斷,胎位、胎盤的定位,多胎、死胎、胎兒畸形以及葡萄胎的判定等。在肝、膽、胰、脾、腎的腫瘤、血管瘤、膿腫、結石以及腹水的診斷和膀胱、前列腺、子宮、卵巢、眼、甲狀腺的疾病的檢查。當然,超聲診斷也有其局限,如在骨骼、肺以及胃腸檢查方面效果欠佳。
此外,檢查醫(yī)生的技術與經(jīng)驗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診斷結果。

磁共振
磁共振檢查可用于腦梗死、腦與脊髓的腫瘤、血腫、脊髓先天異常與脊髓空洞癥的診斷,對腦干、幕下區(qū)、枕骨大孔區(qū)、脊髓與椎間盤的顯示上明顯優(yōu)于CT,它還可以通過三維成像與流空效應使病變定位診斷更為準確,并可觀察病變與血管之間的關系,如縱隔腫瘤與其周圍血管的關系,這為醫(yī)生制定手術方案、判斷預后都有著莫大的幫助。
其缺點是:檢查費用高,檢查時間長,在骨骼、胃腸道的顯示方面受到抑制。不僅如此,它還有一定的禁忌癥。戴有心臟起搏器的人需遠離磁共振設備,體內(nèi)有金屬置入物,如金屬夾,不僅影響磁共振的圖像,還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后果。
最后要強調(diào)一點,各影像學檢查之間有著其互補性,不能一概而論其優(yōu)劣與否。通過近來發(fā)展起來的比較影像學,進行各影像學檢查之間的比較,比較同一影像的不同疾病的表現(xiàn),同一疾病的不同影像在之間的表現(xiàn),最終才能得出確切的診斷結論。(醫(yī)學影像科 王群)
|